PPP項目具有主體多元化、復雜性、法律適用多樣性等特點,給承擔采購任務的招標代理機構提供了延伸服務深度、拓寬服務領域乃至根本轉型的機遇。
PPP項目環(huán)節(jié)包括項目識別、項目準備、項目采購、項目實施、項目移交等五個環(huán)節(jié)。在項目咨詢方面,招標代理機構不如專業(yè)咨詢機構;在法律服務方面,招標代理機構不如律師事務所;在設計方面,招標代理機構不如設計院等等。但是,PPP項目的長期、多元、專業(yè)等性質要求一個穿針引線的服務機構,把所有利益攸關方組織起來,這就是招標代理機構的機遇。從這個角度講,綜合能力是招標代理機構打開PPP大門的鑰匙。
識別階段:打造專業(yè)方案
在起步階段,項目建議書需要咨詢公司給出咨詢意見。項目依據資金補償來源分為以下三類。
一是經營性項目。有收費基礎且經營收費能完全覆蓋投資成本的項目,可通過政府授予特許經營權,采用BOT、BOOT模式推進。
二是準經營性項目。經營收費不足以覆蓋投資成本、需政府補貼部分資金或資源的項目可通過政府授予特許經營權附加部分補貼或直接投資參股等措施,要建立投資、補貼與價格的協同機制,為投資者獲得合理回報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
三是非經營性項目。對于缺乏“使用者付費”基礎、主要依靠“政府付費”回收投資成本的項目,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采用委托運營等市場化模式推進。要合理確定購買內容,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在該階段代理機構應當幫助委托人通過招標等方式選擇項目咨詢單位,并通過專業(yè)知識幫委托人提出項目執(zhí)行方案。這一階段代理機構是委托人的項目“醫(yī)生”。
準備階段:參與方案制定
PPP項目方案涉及執(zhí)行中涉及的所有實踐和法律問題。包括項目范圍、風險分配、運行方式、交易結構、合同體系、監(jiān)管架構、采購方式等七方面約束條件。其中,范圍的約定是基礎,代理機構應當依據范圍產生的風險確定分配形式。此外,代理機構應當依據項目特點和投資人確定運行方式和交易結構,最終形成合同草案,為保障合同的落實需要對監(jiān)管、采購方式作出約定形成完整的PPP任務書。
招標代理機構應當憑借在長期代理工作中積累的經驗為政府或社會資本提供咨詢并參與其中一項或某幾項工作。首先判斷項目的法律適用,比如,“民間投資用戶付費”的BOT項目無需進行財政支付能力評價,為社會提供的公共服務應當適用政府采購法規(guī)定。這一階段招標代理是委托方的項目“顧問”。同樣,在執(zhí)行“500萬噸城市建筑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采購及安裝項目”的同時,我公司就項目有可能涉及到的實踐、法律問題對采購人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采購階段:及時跟蹤項目
本階段是招標采購機構最擅長最有經驗的工作內容。需要注意的是,在執(zhí)行具體項目時應當根據法律屬性執(zhí)行,對于政府采購法規(guī)范的PPP項目對于強制資格預審、預中標、評定分離等政府采購程序特有的規(guī)定向委托方詳細交代,避免犯低級錯誤全流程做好服務。
項目采購包括兩階段。第一階段,受政府委托,幫助政府采購“社會資本主體”;第二階段,受“社會資本主體”委托,對工程建設項目或其他服務標的實施采購。這種代理活動就不是簡單地履行程序規(guī)則,編制合格的招標文件就是一項非常困難含金量很高的工作,項目的復雜性和長期性體現代理機構的業(yè)務能力和政策水平。這一階段招標代理是委托方的項目“代理”。
執(zhí)行中,代理機構應通過項目跟蹤及時發(fā)現風險并通知委托方,采取積極措施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因為招標代理參與了項目準備和采購過程,對風險分配和控制有深刻的領悟,因此,作為社會資本主體或政府的參謀,應為用戶提供長期保姆式的服務。這一階段招標代理是委托人的項目“保姆”。
項目采購及執(zhí)行階段對于代理機構來說更為重要,前期的“醫(yī)生”“顧問”的“無微不至”是為了下面“代理”“保姆”的順利進行。
在上述服務中,招標代理機構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要充實服務機構和服務能力。在市場的引領下不斷延伸服務范圍,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做好“醫(yī)生”“顧問”“代理”“保姆”等不同角色的服務,當然,做好每一個角色都不容易,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在PPP項目的代理過程中不斷學習進步,壯大自我,將僅能夠提供招標代理單一服務升華成為專業(yè)突出、全過程服務的招標代理機構。